关于如何融入的话题,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关心。中国学生,一般会遇到三种情况:
1. 完全被孤立:在中国人圈子里和在西方圈子里都找不到好朋友,自己对交友没有信心。甚至在心理上会变得孤僻,这是令人担心的,但相对少。
2. 被中国圈子孤立:如果一个中国学生刻意避开中国学生圈子,去找西方朋友,很有可能会被中国孩子排除在外。但是如果这个孩子在西方圈子里找朋友不成功,那么他就成了第一种情况。
3. 扎堆在中国圈子里:现在很多学校里中国人不少,很容易形成一个中国小圈子。不少中国学生实际上就生活在这个圈子里,令自己的美国生活和学习效果大打折扣,而家长并不知道。
什么阻止了小孩的真正融入呢?
首先是语言。语言方面的挑战至少有两个层面:语言能力本身以及交流的内容。学生首先要具备流利的英文表达能力,再者便是找到同他人对话的共同兴趣点。两者必须共有,但是后者的难度更大。
第二是个体的性格。虽然说没有两个人的个性是一样的,但是中国人作为一个群体来讲,出于文化、社会、国情以及现代教育模式的影响,是有不少共性的,特别是在自我表达和展现能力方面,往往跟年龄的增长成反比,比如在主动性方面就存在障碍。
第三,中国大陆的学生往往会带有历史包袱,在还没有跟对方(包括跟老师)展开深入的交流之前,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标准”答案。话说回来,既然你远道而来海外求学,最起码要给自己一次机会,听听不同的声音,其中难免有些观点是你不喜欢的,也有些是从未接触过的。而且说服别人也是一种很有成就感的经历。有主见,有接受力,才是大家应该做的。
第四是文化上的区别。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承认中西文化相差甚大,但是真正看清楚文化的差异是如何影响留学生的融入,并不容易。由于生活的轨迹和关注点不同而导致聊天的兴趣点不在一起。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西方百姓对体育的热衷和中国人民对学习和分数的疯狂,两家人只能说两家话。但是有更深一层的文化区别,并不容易觉察到,那就是中美对“朋友”或“友情”的定义存在差异。中国是个极其讲人情的社会,因此“朋友”这个概念往往比西方要复杂,微妙许多。这种差异类往往导致中国学生感觉找不到很要好的西方朋友,读了四年的高中,还是觉得中国朋友亲。
也许中国朋友真的就更亲一些,但是大家可以比较一下中西两国的中国菜。凡是第一次在海外吃中国菜的中国人,都会认为它不正宗,甚至不好吃。其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已经吃习惯了中国的中国菜,依赖的是中国的标准。
同样的道理,中国学生在西方交朋友,如果始终没有找到中国式的那种友情,你总是觉得没有交到好朋友或者友情“不正宗”。但是有人会说,中国菜的标准当然是以中国的为准,但是交友又有别于中国菜:在中国依赖中国的标准,但是到了西方,就需要了解并接受当地的标准。
最后一点困难是取决于中国留学生所接触到的海外同学和老师。很多西方人对中国不了解甚至误解,但是这些都不是问题所在。最核心的问题是这些西方人是否有意愿去了解中国。如果西方学生和老师也能向前迈出一步,主动去了解中国,那么中国学生的融入也就会事半功倍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选一个合适的海外学校是何等重要。
如何才能真正融入呢?
首先,预期要实际。愿望是美好的,但是现实是有距离的。家长和学生先要明白成为中西之间自由穿梭的两栖人是一个非常高端的目标。能做到,最好;做不到,很正常。要量力而行。
第二,择友要有选择性。不要追求所有的海外学生都接受你,你也无需为了被他人接受而把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稍微仔细观察一下周围,很容易就会发现西方学生之间也存在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现象。
既然如此,在西方的学校里,就应该先有自己的择友条件,避免到处撒网。建议在进入到一个新的环境的时候,首先学会观察哪些同学以及老师符合你的择友条件,然后有方向性地去了解、接触。他们不接受或者不来主动了解你,是他们的损失。不过这种想法绝对不能成为你不主动去接触他人的借口。
第三,择友如此,那么择校也得小心考虑。上面谈到西方同学和老师是否对中国感兴趣,对中国学生的融入有直接影响。因此小孩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就应该去注意这一点。判断一个学校是否对中国感兴趣,通过几个简单的问题就能有所掌握。比如说,当你在访问校园,见招生官的时候,咨询一下学校每年有多少人在上中文课?跟法语、西班牙语等其他外语课的人数相比如何?甚至了解一下学校课程设置里是否有亚洲历史或者中国文学等。
第四,个性方面。我们都觉得西方人开放,中国人腼腆、内敛。个人认为中国人的特点并非就是缺点,反而很多时候是个优点。不鼓励每个人都追求性格外向,不过关键时刻,比如说录取面试的时候,那么就得好好表现,展现出自己最闪亮的一面。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孩子能够跟不同的人群交往,比如不同的经济背景的,不同国籍的或者就是不同性别的。另外一种有效的培养个性的方式就是通过体育。参加体育培训和竞技,都能够让孩子变得更阳光,更有魅力。
第五,语言文化。语言的使用和文化的了解是分不开的,前者是骨架,后者是血肉。倘若你已经在海外,觉得交西方朋友困难的话,建议你先找来自其他国家的国际学生。往往都是国际学生,更容易成为好朋友。
融入一个新文化或者是成为双文化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中西两边生活过的人,尤其是移民,非常清楚这可是一辈子的追求。双文化的这个平衡点也会根据个人的年龄变化以及中西两国之间实力的更新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