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涌说: 孩子们饱受“应试教育”之苦,于是另一种观念在家长[微博]们中越来越流行:不想给孩子太大压力,出国吧。
这种观念,往往出现在比较开明的家长中。这些家长也往往比较成功。他们有资源把孩子送到美国读寄宿学校。有的家长还特地托人来问我:“我不想让孩子竞争顶尖的寄宿学校,那样压力太大了。我当然也不想让孩子读很烂的学校。我希望找个压力不太大、有质量比较好的。”我只好直言相告:越差的学校压力越小,越好的学校压力越大。象要上好点的学校,又不想有压力,好象是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我在美国大学教书,碰到过不少这类寄宿学校毕业的学生。平时隐居乡间,居然也能碰到。如今中国学生布满了美国的寄宿学校,这些学校放暑假寒假往往关门,美国学生回家,中国学生则有许多跑到父母在美国的亲友家寄住。我们的邻居家就有。其实有些接纳这些孩子的家庭已经很烦,但碍于老朋友的交情或亲友间的义务,只能勉为其难。有位家长提起在自己家寄住的孩子直摇头:“唉,他父母为这么个宝贝钱花老了。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
这些中国的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应试教育”之苦,出于“减压”等等原因把孩子送出来接受更“先进”的美式教育,同时不愿意逼着孩子攻克英语关,差不多找个学校就给送出来。本来,十几岁的孩子在正常条件下也必须迎接许多“成长的挑战”。在这个关口到异国他乡用外语接受教育,环境的挑战性是不言而喻的。抱着“不要有太大压力”的心态,语言没有准备好就出来,再碰到种种文化鸿沟,自然就会找避风港去躲避。这个避风港,就是中国学生圈。由于美国各校出于财政需求大肆招收中国学生,致使中国学生比例膨胀,避风港也就越来越大,甚至变成主流。有位寄宿学校出身的学生跟我讲:她学校里的中国学生从来都是自己扎堆说,不和其他国家的学生打交道。除了上课时间外,日常全在说中文。而且大家一起比消费,你到不了他们的档次,往往就会遭到排斥。另外一位接待过寄宿学校的学生的家长则说,这些学校包伙的饭钱价码不低,要提前支付。可是孩子们吃不惯,每天成群结伙地到外面吃中餐厅,等于把父母支付的包伙饭钱白白扔了。
未来上大学怎么办?还是那些让孩子“没有压力”的家长以金钱铺路。钱和成就有什么关系?我不妨给大家看一个直观的数据。美国政府鉴于大学费用飞涨,最近要求各大学公布学生教育费用的“净值”。所谓“净值”,就是学生家庭实际支付的费用。众所周知,美国的大学有学费标价,同时有给各种奖学金,两项相抵,最后学生家庭支付的费用就远小于标价。比如哈佛一年的学费加食宿为52652美元,计入奖学金因素后,平均为18277美元,仅标价的三分之一多一点。可惜,各校奖学金的资源和政策不一,于是家长们很难判断一所大学的实际价格。公布“净值”,则能够帮助家长进行直观的比较。根据这项政策,波士顿地区几所私立大学的“净值”和毕业率如下:
哈佛大学:平均费用18277美元,毕业率97.4%;
波士顿学院:平均费用23742美元,毕业率90.8%;
塔夫茨大学,平均费用26274美元,毕业率90.2%;
波士顿大学,平均费用29899美元,毕业率84.7%;
东北大学[微博],平均费用32493美元,毕业率76.8%。
哈佛大学是世界一流学府,自不待言。波士顿学院和塔夫茨,则是有“小常青藤”之誉的名校,竞争力也相当强。波士顿大学略逊一筹,但属于美国著名的都市大学,和纽约大学等相提并论。东北大学则是最近在《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大学排名中上升最快的学校之一,目前名次已经很接近波士顿大学。毕业率,则是检测各大学教育质量的重要参考标准。我们对照各校的平均费用和毕业率就会发现一个反常的现象:越是好的大学越便宜。如果把上大学比作消费,那就等于买辆豪车要比买辆尚且能开的平民车要便宜一半。不仅波士顿地区是这样,全美的大学基本都是如此。换句话说,越肯往孩子身上花钱,孩子越没出息;越没出息的孩子,越逼着你花钱。
这里的原因在于,好大学提供更好的奖学金,大大降低了教育费用。比如,哈佛的学生如果家庭年收入在6.5万美元以下,则基本不需要支付费用。家庭年收入在6.5万到15万美元之间的,差的大学,则收费接近标价。对于中国学生来,常青藤依然提供奖学金,到波士顿大学这个层级,奖学金就少得多,但仍然有相当的竞争力。东北大学,则大肆招收中国学生。2011年我从北京飞会波士顿,正巧开学季节,半个飞机是中国学生,问了几位全是东北大学的。不过,大部分中国留学[微博]生,还读不了东北大学这样的学校。他们缴纳的学费,往往都是极为昂贵的“标价”,没有任何奖学金因素。这从平时接触的中国学生中也能感受到。比如有位刚认识的哈佛学生,愁眉苦脸,总觉得面临的挑战太大,前途茫茫,让我想起当年的自己。那些名字也不知道的小学校的学生,则开着辆车,不仅衣食无忧,而且信心十足:功课很容易,美国也没什么了不起呀。
我曾经苦苦劝那些前来求教的孩子:我知道你们都是肯定能出留学的,家长会照价支付一切费用,托福[微博]等等考分档不住你们的路。但是,家长含辛茹苦挣的钱不容易。你们反正在家里被家长养着没事,多努努力,分数高点,兴许能拿点奖学金、为家里省几个钱。结果,那些一步不肯多走的孩子盯着我,眼神里似乎在说:“你也太小看我们家了!”甚至有国内的老同学对我们夸自己的孩子:“各方面都很优秀,就是会花钱”。话语中流露出一丝得意之色。我们则实在搞不懂:“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孩子,怎么那么“会花钱”?